
登录
来源: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5-04-27 156
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印发《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2024版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。《指南》通过构建新型工业化标准支撑体系,强化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。
智能制造内涵新定义
《指南》首次明确智能制造的定义,智能制造的内涵是基于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,贯穿产品设计、生产、物流、销售、服务全生命周期,具备自感知、自决策、自执行、自适应、自学习等特征,致力于提升制造业质量、创新能力、效率效益与柔性的先进生产方式。
标准体系建设目标
《指南》从体系架构、建设规模、应用场景三个方面确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。
体系架构:构建"国家+行业"双轮驱动标准体系,统筹推进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协同发展,加强国际标准衔接互认。
建设规模:至2026年完成100项以上国家/行业标准制修订。
应用场景: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、生产全流程、供应链全环节打造典型场景标准群。
三维标准体系架构
《指南》确立了由三大核心板块构成的标准体系架构:
A. 基础共性标准:包括术语定义、参考架构等基础规范
B. 关键技术标准:涵盖智能装备、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标准
C. 行业应用标准:针对重点行业制定差异化实施指南
重点实施路径
强化标准统筹: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,推进标准与产业政策衔接。
加速标准供给:重点突破数字孪生、工业智能等新兴领域标准。
深化国际合作: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发展。
完善应用生态:构建标准试验验证平台,培育贯标示范企业。